第二卷 蓝瞳喜饶 第八十三章 奉德宫·周端(二)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周端到底还是太年轻,这四条理由说的有些混乱,不是太成体系,用词也很不讲究,但意思却已经说的很是明白了。北陵郡王的四大理由,说了私恩、公仇、民意、天时。也就是说,北陵郡王愿意支持宣仁皇后和迦南郡王,是私心使然、公心使然、民心使然、天心使然,因此也是势所必然。
宣仁皇后算计了一下,假如起兵造反,迦南郡王、象廷郡王这两个是没有问题的,北陵郡王和其他几个非图攸皇子的分封郡王不太好说,但如果以逄图攸妄图褫夺各位宗亲郡王们的特权来离间他们,应该会有些作用。最为可用的是那些郡守们,虽然现在施行的是郡王郡守共治的新政,但那些新分封出去的皇子郡王们岁数尚小,就藩才不足一年,而那些同城而居的郡守却都是隆武大帝的嫡系亲信,更是经过多年历练的能员干吏,如果自己和迦南郡王、象廷郡王果真举起义旗,揭露逄图攸得位不正的真相,虽然不敢说所有郡守都能相应,但保守估计,一半的郡守起来相应还是有把握的。如此一来,局势马上就能翻转过来。
关键是,正如周端所言,除了起兵造反这一条道,自己和逄稼别无活路。就连象廷郡王,因与隆武大帝关联甚深,恐怕早晚都难逃被逄图攸屠戮的厄运。到了那个时候,不光隆武大帝的子嗣尽灭,常氏子孙也将无一幸免。
因此,周端所说,实为宣仁皇后唯一的选择。
可是,决心好下,执行却极难。别的先不说,当此之时,困守宫中,群狼环伺,哪里有机会能够逃得出去呢?
宣仁皇后叹气道:“难就难在,我们如何能逃出宫去呢?”
周端道:“娘娘不必担心。娘娘大概不知,这奉德宫里的大秘殿里,有一个出宫的秘道,直接通到圣都之外。”
宣仁皇后大惊:“哦?竟有此事?你是如何得知的?”
周端道:“娘娘,是这样的,大约是臣的先祖们料到了后世子孙不肖,终会有亡国的一天,因此,大郜立国之后大修前朝宫室之时,就在大秘殿下秘造了一个出宫秘道。这个秘道由历代皇帝皇后亲口传授给太子、太子妃,也就是下一任的皇帝、皇后,以备亡国之日逃命所用。隆武大帝与您,是大照的新君新后,因此自然也就不得而知。而臣之所以知道,正是臣当初登基时,臣的母亲告诉臣的。臣退位之后,一直保守这个秘密。隆武大帝驾崩后,臣与娘娘搬入奉德宫以后,臣已多次探访过这条秘道。秘道入口十分隐蔽,机关也机巧万分,里面空间甚大,出宫路径很便捷。大约仅有一个时辰就可以逃到圣都以外。”
宣仁皇后禁不住问:“你既早已知道这条秘道,那为何不早早逃出宫去,找你母亲,与你母亲一起远走高飞?”
周端的母亲,易后,是大郜最后一个皇后,也是最后一个太后,大郜亡国后,离宫幽居在建章宫西北的华安院里,被称为华安夫人。因为受到隆武大帝和宣仁皇后的特殊优待,生活颇为优容。原本被隆武大帝严密监禁在华安院,后来,由于宣仁皇后的恳求,隆武大帝解除了对华安夫人严防死守的幽禁,准予其出入自由,只是华安夫人因为儿子尚在宫中、实际上为人监禁,为周端安危计,因此十分谨慎,从不出“华安院”半步,也从不接应外客。这大概也正是隆武大帝最终决定给予其自由的原因吧。但正因为华安夫人有出入之自由,因此,宣仁皇后才会问,周端为何不利用秘道,与华安夫人逃出圣都,免受监禁之苦。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臣和臣的母亲能逃到哪里去?一旦逃出皇宫,就要开始亡命天涯、朝不保夕的日子了。臣与臣的母亲都未曾经过风雨,实在没有勇气迈出这一步。而且,而且,而且臣着实舍不得离开娘娘。臣坚信,有娘娘在,臣和臣的母亲就肯定会是安全的。”周端道。
这是实情。宣仁皇后就连在遭遇隆武大帝暴崩、幽闭奉德宫的艰难时刻,仍然忘不了照拂周端,这可不单单是因为宣仁皇后心存愧疚的原因,而是宣仁皇后与周端十三年来培养出来的类似于养母与养子之间的真情。
“我们逃出宫之后,你母亲怎么办?”宣仁皇后问。
“回禀娘娘,臣的母亲今夏,已经奏请陛下和雒皇后恩准,回北陵郡国省亲并避暑去了”
宣仁皇后恍然大悟,华安夫人原本就是北陵郡国之人。而且,她隐约觉得,华安夫人前往北陵郡国避暑,大概正是北陵郡王提前做好的布置。宣仁皇后虽素知北陵郡王的心机和志向,但没想到他竟然有如此见识和手段,真是看得深远、做得周全啊。
宣仁皇后点头道:“那就好。如此一来,我心里顾忌的,只剩下融铸的二儿子融雍了。如果不带走融雍,一来我实在于心不忍,二来,逄稼毕竟和融铸同处迦南,一旦起兵,我担心融铸会因融雍仍在圣都而束手束脚。”
周端道:“这个不难。算起来,融雍也是皇亲,几位长辈过世,理应来宫里问安。娘娘找个理由,召他进宫茶叙,只要能够让他进宫来,之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宣仁皇后摆手道:“这事万万急不得,千万不能做的太牵强。机会倒是现成的,就是得等一等。以我之见,图攸必会大办逄程他们的丧仪,如果我所料不错,今日晚些时候就会有恩旨下来。丧事期间,融雍总要拜祭,我总能和融雍见面的。到时候,我以思念故人之名命他进宫,也就顺理成章了。左右不过是这几日的事,咱们得再等一等。这样自然一些,你说呢,端?”
周端说:“如此甚好。娘娘圣明。娘娘仁慈。”
周端的意思很隐晦,“娘娘仁慈”这句话的意思是,宣仁皇后在此特殊悲痛艰难的时刻还能顾及融铸的家人,是仁慈之举。
宣仁皇后忽然问道:“对了,北陵郡王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周端道:“是臣告诉北陵郡王的。娘娘迁居奉德宫以后,北陵郡王多次告诉臣要保护好娘娘。臣见北陵郡王忠谨赤诚,可资利用,于是将秘道之事告诉了北陵郡王。此后,才有北陵郡王对臣嘱咐的那些话。”
宣仁皇后道:“那我们从这里逃出去,北陵郡王会接应我们?”
周端接着道:“是的,娘娘。自从臣告诉北陵郡王秘道之后,他就做了布置。北陵郡王在秘道出口处布下便衣兵士,常年值守,十二个时辰都有人在那里,等候娘娘。娘娘尽管放心。臣多次出去查看,便宜兵士们布置的很周全得力。”
宣仁皇后道:“如此甚好。”
之后又有一些细节上的布置。
一切都有了眉目,只等约来融雍,就可以出宫。
周端到底还是太年轻,这四条理由说的有些混乱,不是太成体系,用词也很不讲究,但意思却已经说的很是明白了。北陵郡王的四大理由,说了私恩、公仇、民意、天时。也就是说,北陵郡王愿意支持宣仁皇后和迦南郡王,是私心使然、公心使然、民心使然、天心使然,因此也是势所必然。
宣仁皇后算计了一下,假如起兵造反,迦南郡王、象廷郡王这两个是没有问题的,北陵郡王和其他几个非图攸皇子的分封郡王不太好说,但如果以逄图攸妄图褫夺各位宗亲郡王们的特权来离间他们,应该会有些作用。最为可用的是那些郡守们,虽然现在施行的是郡王郡守共治的新政,但那些新分封出去的皇子郡王们岁数尚小,就藩才不足一年,而那些同城而居的郡守却都是隆武大帝的嫡系亲信,更是经过多年历练的能员干吏,如果自己和迦南郡王、象廷郡王果真举起义旗,揭露逄图攸得位不正的真相,虽然不敢说所有郡守都能相应,但保守估计,一半的郡守起来相应还是有把握的。如此一来,局势马上就能翻转过来。
关键是,正如周端所言,除了起兵造反这一条道,自己和逄稼别无活路。就连象廷郡王,因与隆武大帝关联甚深,恐怕早晚都难逃被逄图攸屠戮的厄运。到了那个时候,不光隆武大帝的子嗣尽灭,常氏子孙也将无一幸免。
因此,周端所说,实为宣仁皇后唯一的选择。
可是,决心好下,执行却极难。别的先不说,当此之时,困守宫中,群狼环伺,哪里有机会能够逃得出去呢?
宣仁皇后叹气道:“难就难在,我们如何能逃出宫去呢?”
周端道:“娘娘不必担心。娘娘大概不知,这奉德宫里的大秘殿里,有一个出宫的秘道,直接通到圣都之外。”
宣仁皇后大惊:“哦?竟有此事?你是如何得知的?”
周端道:“娘娘,是这样的,大约是臣的先祖们料到了后世子孙不肖,终会有亡国的一天,因此,大郜立国之后大修前朝宫室之时,就在大秘殿下秘造了一个出宫秘道。这个秘道由历代皇帝皇后亲口传授给太子、太子妃,也就是下一任的皇帝、皇后,以备亡国之日逃命所用。隆武大帝与您,是大照的新君新后,因此自然也就不得而知。而臣之所以知道,正是臣当初登基时,臣的母亲告诉臣的。臣退位之后,一直保守这个秘密。隆武大帝驾崩后,臣与娘娘搬入奉德宫以后,臣已多次探访过这条秘道。秘道入口十分隐蔽,机关也机巧万分,里面空间甚大,出宫路径很便捷。大约仅有一个时辰就可以逃到圣都以外。”
宣仁皇后禁不住问:“你既早已知道这条秘道,那为何不早早逃出宫去,找你母亲,与你母亲一起远走高飞?”
周端的母亲,易后,是大郜最后一个皇后,也是最后一个太后,大郜亡国后,离宫幽居在建章宫西北的华安院里,被称为华安夫人。因为受到隆武大帝和宣仁皇后的特殊优待,生活颇为优容。原本被隆武大帝严密监禁在华安院,后来,由于宣仁皇后的恳求,隆武大帝解除了对华安夫人严防死守的幽禁,准予其出入自由,只是华安夫人因为儿子尚在宫中、实际上为人监禁,为周端安危计,因此十分谨慎,从不出“华安院”半步,也从不接应外客。这大概也正是隆武大帝最终决定给予其自由的原因吧。但正因为华安夫人有出入之自由,因此,宣仁皇后才会问,周端为何不利用秘道,与华安夫人逃出圣都,免受监禁之苦。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臣和臣的母亲能逃到哪里去?一旦逃出皇宫,就要开始亡命天涯、朝不保夕的日子了。臣与臣的母亲都未曾经过风雨,实在没有勇气迈出这一步。而且,而且,而且臣着实舍不得离开娘娘。臣坚信,有娘娘在,臣和臣的母亲就肯定会是安全的。”周端道。
这是实情。宣仁皇后就连在遭遇隆武大帝暴崩、幽闭奉德宫的艰难时刻,仍然忘不了照拂周端,这可不单单是因为宣仁皇后心存愧疚的原因,而是宣仁皇后与周端十三年来培养出来的类似于养母与养子之间的真情。
“我们逃出宫之后,你母亲怎么办?”宣仁皇后问。
“回禀娘娘,臣的母亲今夏,已经奏请陛下和雒皇后恩准,回北陵郡国省亲并避暑去了”
宣仁皇后恍然大悟,华安夫人原本就是北陵郡国之人。而且,她隐约觉得,华安夫人前往北陵郡国避暑,大概正是北陵郡王提前做好的布置。宣仁皇后虽素知北陵郡王的心机和志向,但没想到他竟然有如此见识和手段,真是看得深远、做得周全啊。
宣仁皇后点头道:“那就好。如此一来,我心里顾忌的,只剩下融铸的二儿子融雍了。如果不带走融雍,一来我实在于心不忍,二来,逄稼毕竟和融铸同处迦南,一旦起兵,我担心融铸会因融雍仍在圣都而束手束脚。”
周端道:“这个不难。算起来,融雍也是皇亲,几位长辈过世,理应来宫里问安。娘娘找个理由,召他进宫茶叙,只要能够让他进宫来,之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宣仁皇后摆手道:“这事万万急不得,千万不能做的太牵强。机会倒是现成的,就是得等一等。以我之见,图攸必会大办逄程他们的丧仪,如果我所料不错,今日晚些时候就会有恩旨下来。丧事期间,融雍总要拜祭,我总能和融雍见面的。到时候,我以思念故人之名命他进宫,也就顺理成章了。左右不过是这几日的事,咱们得再等一等。这样自然一些,你说呢,端?”
周端说:“如此甚好。娘娘圣明。娘娘仁慈。”
周端的意思很隐晦,“娘娘仁慈”这句话的意思是,宣仁皇后在此特殊悲痛艰难的时刻还能顾及融铸的家人,是仁慈之举。
宣仁皇后忽然问道:“对了,北陵郡王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周端道:“是臣告诉北陵郡王的。娘娘迁居奉德宫以后,北陵郡王多次告诉臣要保护好娘娘。臣见北陵郡王忠谨赤诚,可资利用,于是将秘道之事告诉了北陵郡王。此后,才有北陵郡王对臣嘱咐的那些话。”
宣仁皇后道:“那我们从这里逃出去,北陵郡王会接应我们?”
周端接着道:“是的,娘娘。自从臣告诉北陵郡王秘道之后,他就做了布置。北陵郡王在秘道出口处布下便衣兵士,常年值守,十二个时辰都有人在那里,等候娘娘。娘娘尽管放心。臣多次出去查看,便宜兵士们布置的很周全得力。”
宣仁皇后道:“如此甚好。”
之后又有一些细节上的布置。
一切都有了眉目,只等约来融雍,就可以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