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我的唐朝岁月 > 十五:文明冲突

十五:文明冲突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铭打探好了一切,决定暂时还是住在小山村为好,明年春天再决定是否在县城买房子的事情,在回家的道路上,李铭就在思考跨越整个封建王朝,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朝之间的冲突其实就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从战国事情到清朝,都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态环境与一个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只有与当地的生态环境能够非常融洽相处的文明才能长久地延续下去,才是成功的文明,而游牧文明正是这样一种成功的文明。

    相对来说,农耕文明尽管更为发达,却最终将毁掉生存的根基,因而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也是一种不算很成功的文明。于是在北方草原上,游牧文明始终占据了主导地位。

    游牧指在草原上形成的一种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现代考古发掘逐渐证明,游牧诞生的时间不会早于公元前1000年。有史可查的最早的游牧民族是公元前8世纪中叶,分布于阿尔泰山以西西徐亚人,被称为斯基泰人。

    中国北方游牧民为了适应高寒干旱的气候条件,终年实施严格的集体游动放牧的畜牧业经营方式,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基于保护稀缺的水资源和可持续轮换使用不同的草场形成的人类智慧和文明。

    游牧民族指的是以游牧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民族,但是游牧民族也并不是居无定所,从中外的史集来看游牧民族是有隐秘的定居据点的。

    游牧文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先进的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文明。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具体要素。

    比如,蒙古游牧民族形成了自己的习惯法和成文法(成吉思汗法典)。游牧文化崇拜、依赖、适应大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游牧社会有和自然相适应的固有机制,游牧民族有和自然相适应的固有观念。游牧是草原畜牧业的最佳选择。是经过几千年考验的、利用草原最经济、最有效的经营方式。

    在中国北方干旱草原,几千年来存在着游牧族群,他们并非“逐水草而居”,大半年完全靠雪水解决人、畜的饮水,夏天则集体到各个固定的湖泊、河边生活。

    游牧民族几千年来适应了干旱区的自然状况,不论冬夏,最多两周就要搬家,以免过分践踏蒙古包附近的草皮。

    他们早已适应了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并有保护植被和水源的习惯,保护了草原上千种野生植物和几十种迁徙动物,形成了独特的游牧文化,是一种先进的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文明。

    游牧文化崇拜、依赖、适应大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完美的自然环境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资源,游牧业有和自然相适应的固有机制,游牧民族有和自然相适应的固有观念。游牧是草原畜牧业的最佳选择。是经过几千年考验的、利用草原最经济、最有效的经营方式。

    游牧是大自然的选择,是人类与大自然多年磨合适应的结果,也是向大自然,向野生动物学习的结果。草原上的草组成草原,鸟、兽、牲畜聚合成群,草原上的人们同样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人类由于生存环境的差异,长期从事各自的生产劳动,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意识、文学艺术等方面形成了不同的文化。

    游牧文化的产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末期。渔猎、采摘、农耕已不适合干旱气候,有的被迫南迁,有的从事游牧畜牧业。世界游牧民族遍布各大洲干旱区。蒙古族坚持到今在蒙古草原创造出更为灿烂的文化。

    游牧人以血缘为纽带,以地域分聚落,过群居生活。其生产集体进行,人数多,规模大,是其特征。

    游牧民族人口是少则几千多则几万人的部落,加上牛马畜生,必要要居住在水草丰美的草场,特别在贫瘠的漠北,这样的草场是有数的。

    这些部落虽然游牧,但也不是没有地盘概念,哪片草场属于哪个部落的,都是有划分的,部落不可能经常做大规模迁徙。

    而且部落与部落间,各部落与单于汗庭间也都是有势力范围的。铁木真经历合兰真沙陀之战后只剩下4千6百余人。他逃到贝尔湖以东才避过一劫。并在当年秋天突袭王汗驻地,三天后完全消灭克烈部。

    不明所以的中原人把游牧部落为了保护草场在其所属草场之间的迁徙认为是居无定所这是很无知的。

    所以农耕民族出征漠北时往往会迷路找不到游牧驻军牧场,农耕民族由于不了解当地那些水肥草美牧地的分布信息不能在当地得到给养,游牧民族反而可以利用骑兵机动性再其熟悉的地理环境中坚壁清野。成吉思汗之所以成功是把蒙古高原上所有不同族源的游牧部落统一。

    游牧经济是一种专业化,流动的经济类型,对农耕社会有着依赖性,它不能完全脱离种植业,需以整个社会生产和交换的相当发展,并产生一定生产剩余产品为前提,这就要求种植技术和游牧技术都有相当的进步,从而决定了游牧经济只有在较晚的时候才能形成。

    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农耕文明的重要表现为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自给自足,不用于商品交换。

    农耕文明也就是所谓的男耕女织规模小升空简单不用于商品交换,而随时问推移,长期沉淀形成的文化内涵及外延各种表现形式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文化类型。

    所谓农耕文明与农业为主导的生产方式,为什么不称文化而称文明呢?是因为到了农耕时代,人类第一次以人力改造江河,和自然界相抗衡时自然界的认识办出现了飞跃,特别是诞生了象征文明的文字—象形字。

    农耕文明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古人类的定居生活等的发展,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人类进入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地带主要集中在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这里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域。

    农耕文明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之前。此间,人们以农业为主,政治体制一般实行君主制或君主专制,社会结构呈现为金字塔形。农耕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它是工业文明的摇篮。

    农耕文明本质上需要顺天应命,需要守望田园,需要辛勤劳作。它不需要培养侵略和掠夺的战争技艺,而是需要掌握争取丰收的农艺和园艺;它无需培养尔虞我诈的商战技巧,而是企盼风调雨顺,营造人和的环境。尽管农耕文明也不都是田园牧歌,也有争斗和战乱,但较之于游牧文明和工业文明,具有质的不同。

    为何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会经常产生冲突呢?

    秦、汉两个帝国,均有过大规模对外战争,且皆具备获胜的记录。尤其是汉帝国的胜绩更是彪炳史册,被后世广为传诵。

    民族主义者、唯物史观者,无不对此推崇备至,在他们的眼中,似乎开疆拓土,对外征战,用武力解决一切问题就是盛世的象征。一句口号喊得异常响亮: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另一个点燃战争导火线的因素是经济压力,准确地说是人口压力。秦帝国统一天下之时,除去战时的伤亡外,并无大量杀戮平民的现象,而是将旧时六国的人口和土地一起接收过来,整合成一个大帝国。

    旧社会群落解散并融合进新社会群落中,得到最大限度保全的人口,会成为人口继续增长的基础。

    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无序的人口增长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令社会感觉到经济的压力。公元前216年,秦帝国因政府制度的缺陷,导致了土地资源分配不合理,直接引起了经济危机的爆发,通货膨胀率奇高无比,具体表现则为粮食价格飙升。

    公平地说,即使秦政府当时在土地制度上处理得体,预留好缓冲,也无法彻底根治人口压力的痼疾。也许矛盾不会表现得如此尖锐,呈爆发事态出现,可总有一天问题会呈现在眼前。归根结底,是生产技术的更新无法跟上人口的增长速度。

    唐灭东、西突厥之战是初唐时代同突厥两个汗国东突厥和西突厥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其中主要的战役和事件有五陇阪之战、泾阳之战和渭水之盟、定襄之战、阴山之战)、庭州之战、唐灭西突厥之战等。

    战争期间,唐朝由开始的安抚和防御转为进攻,加之突厥内部的分裂和内乱,唐朝彻底击败东、西突厥,俘虏东突厥颉利可汗和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导致了突厥汗国的灭亡。唐朝在原东、西突厥领地分别设立都督府和都护府。

    唐突厥战争背景是唐朝与东、西突厥利益纠缠下的产物。唐朝同东突厥西突厥的战争称为唐突厥战争。

    突厥一开始是游牧在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后来活动于阿尔泰山(当时称为金山),后来东突厥实力不断增强,开始威胁到中原安宁,因此突厥展开了于中原的一系列战争,称为唐突厥战争。

    唐突厥战争背景是在隋朝混乱的状态中展开的,唐突厥战争背景可以追溯到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统治无能,暴政横行,社会一片凋敝。百姓纷纷起义抗争,突厥趁机脱离隋朝的控制,并随后发动对隋朝的战争,但是被李渊击退。突厥对唐朝发动的战争不下50起。

    等到唐朝时,这可以说是隋朝留下的病根。为了打击突厥,唐高祖李渊亲自带兵与突厥交战,开始争夺中原。还使用空城计来对付过突厥军队,但是李渊担心进军长安时会受到突厥的攻击,因此又与突厥结好。

    李渊与突厥使用平等的姿态对待,但是后来,就称突厥为臣民,地位高于突厥。渭水会盟之后,李世民为彻底打击突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国防,积极备战开始反击突厥,突厥最终落败,向唐朝称臣。

    坚守多年的襄阳被攻克,南宋军队抵抗蒙古入侵的防御中枢被切断。随着蒙元军队的高歌猛进,长江中游的大量宋朝地方军被打的节节败退。迫于恶劣的形式,一直希望回避与蒙古正面交战的南宋权相贾似道,不得不亲自出马。但在一场水陆同时展开的正面决战中,他与南宋最大规模的军队被北方强敌完败。

    自南宋与蒙古的战争正式开打,临安的小朝廷就对自身的定位非常清晰。由于见识过蒙古军队在长江以北的纵横千里,宋军一直都对在陆战中击溃对手是不抱希望的。他们只能以过去抵抗金国军队的方法,用水军守护长江天险,用城防拱卫战略据点。

    但蒙元帝国的特殊思维,也让宋朝方面在刚开始很不适应。在通过走西南方向,迂回攻灭金国最后的主力军部队后,蒙古人就爱上了这种大费周章的迂回战略。所以在攻打南宋的初始阶段,他们一直尝试通过拿下四川,占据长江流域的上游。这种策略在中国历史上也屡见不鲜,极有可能是在投靠蒙古的汉化幕僚推动下敲定的。

    问题是蒙古霸权对于麾下军事资源的整合也才刚刚开始。每一次大汗死后的贵族会议,又会让前线指挥官回师草原。

    这就让蒙古人在初步攻入四川后,又匆忙后撤。作为回应,宋朝马上加强了在四川方面的整体防御。等到蒙古军队再次返回,战斗激烈程度就超过了以往。这种模式的轮回,在短短十多年内发生了数次。加上蒙古人为大汗之位而展开的各种内战,愣是让疲惫的南宋又坚持了许久。

    蒙古人特有的草原发散性思维,又在关键时刻给了南宋以致命一击。日后登上大汗之位的忽必烈亲自领兵,经过吐蕃地界,攻入大理。随着大理的沦陷,大量的吐蕃与南蛮军队,加入蒙古一边。宋朝的整体防御,也因此后庭大开。若非忽必烈在之后的战争中,执意攻下襄樊两城。南宋可能以更快的方式,被蒙古击败。

    到了大厦将倾的1273年,襄阳城倒在波斯人打造的回回砲之下,南宋方面也明白,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在第二年一系列中小规模战斗中,已经初步培养出一支水师兵力的蒙元,顺利的将整个长江中游占据。南宋残军被沿着长江,截成两断,典型的首尾不能相顾,****。

    明清战争,战争的双方,一为明国,一为后金国,间或涉及第三者农民军政权。明清战争是指在清国兴起和明国灭亡的过程中,明清之间发生的多次战争。从1616年后金建立,到1683年明郑沦陷,宁靖王朱术权殉国,大战小战连续不断。

    明清战争起自1618年后金与明朝在抚顺首次交锋,止于止于1683年明郑政权覆灭最后一个汉族的大一统王朝沦陷,历时超过半个世纪。

    其间大战、小战交替发生,从数十、数百人的武装冲突,发展为千万人的激战,再扩大到几十万人的殊死搏斗。它既有平原旷野上的往来冲杀,也有坚城之下壁垒森严的鏖战,从运筹帷幄,到决胜千里,规模之大,斗争之复杂,战局之多变,皆为亘古所少见。

    明清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所有战争中比较典型和突出的一次武装斗争。在这场战争中所运用的战略策略多为其他战争所不及,带给我们丰富的历史经验教训。

    也就是说,两个文明的冲突几乎延续整个封建时代,都没有彻底的解决问题,游牧民族,从政治经济上始终要落后于农耕文明,他们对于生产资料的缺失,使之向对方进行掠夺!

    当然,整个掠夺不仅仅是物资,还有人口!还是那句话,卧床之塌岂容他人酣睡,你要掠夺,我就要保护,打来打去,几乎打了2000年!

    想着这些,李铭心里就有深深的无奈,这个就是人类的内耗啊,游牧民族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就对这边进行滋扰,然后就是反抗,打掉游牧民族的气焰,但是华夏不是一个扩张型的民族,只想自保,长城就是最典型的保护工程!又是一轮,打来打去的,想着就脑袋疼